原料出口商:贸易战下的美国市场,是放弃还是前行?
来源:北美原料直销网
|
作者:pmofb00f8
|
发布时间: 2019-06-19
|
166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0亿美元清单中,木糖醇、胆碱、香料等许多膳食补充剂原料或者辅料被列入其中。氨基糖、辅酶Q10、维生素C、氨基酸等食品、保健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主要产地为中国,加征关税给美国原料进口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5月10日,特朗普政府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从10%提高至25%。作为全球最大的保健品成品生产国,关税对美国的保健品行业造成了不少的冲击,因为保健品行业上游的许多原料供应来自中国。
2000亿美元清单中,木糖醇、胆碱、香料等许多膳食补充剂原料或者辅料被列入其中。氨基糖、辅酶Q10、维生素C、氨基酸等食品、保健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主要产地为中国,加征关税给美国原料进口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美国进口商:
关税风险下的犹豫和徘徊
关税上涨,意味着美国保健品行业的生产厂商和消费者需付出更多的成本和支出。美国的保健品厂家想方设法地去减少关税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除申请关税豁免(不确定性较大)外,还有两种办法:一是寻找其他国家的原料来源,二是继续采购来自中国的原料。重新寻找别国原料风险很大,而且重新寻找新的供应链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非常之高,中小企业未必能承受得起。所以不少企业仍然会继续采购中国原料,虽然需承担更高昂的生产成本,但是产品的稳定供应都得到了保证。
有部分美国进口商对于关税看法较乐观。“已经征收10%税率的一类产品是氨基酸,我们理解的最高可达25%。这回影响我们的AlphaWave L-茶氨酸产品。但我们一直在为一些关税波动做准备,我们在该产品中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库存,”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品牌原料供应商Ethical Naturals的总裁Cal Bewicke在接受美国一家行业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的公司一直在为贸易关系的恶化做准备。
“我们进口的很多材料都是植物提取物,因此关税并没有影响我们的业务。但我们已经注意到辅料的影响,这些辅料涉及我们的合同制造业务”。Cal Bewicke补充道。
当然,也有美国进口商对于关税感到焦灼和无所适从。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原料进口公司Nuherbs的副总裁Wilson Lau对更严格的关税问题的出现则不大乐观:“大部分用于维生素和其他膳食补充剂的原料都来自中国,因此这些关税意味着从维生素C到氨基酸再到植物提取物,消费者的价格将会上涨。对于专门从中国进口草药的我们公司而言,这是一场灾难。正宗的草药只有一个商业来源:中国。我们产品的这些关税将损害美国民众、美国企业和美国员工。因为中草药的来源无法替代。”
美国天然产品协会(NPA)在得知关税消息后第一时间发布了一条推文,表达了对“政府建立更自由和更公平贸易的目标”的支持,但要求该行业成员呼吁国会允许该行业使用的成分列入清单3的豁免中,以尽量减少对膳食补充剂和天然产品市场的影响。
中国产品:
在美国市场的无可替代性
正如上面一个美国进口商所言,“来源无法替代。”中国原料在全球保健品、食品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性已经无可取代,长期以来中国产品以其质优价廉受到美国市场的喜爱和信赖。
牛赛网CEO郑戈在今年的一次采访中发表了对关税的看法,他表示,当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事实上并不能阻止中国商品入美,相反的,加征的关税成本反而会强加到美国消费者本身。
据郑戈介绍,中国历久以来都有着深厚的重工业及化工业家底,这些因素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现代化工业体组建的关键所在,而其恰恰是美国无法在短期内转移供应链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短板所在。
“一方面,中国所拥有的基础设施配套正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所难以超越的,以东南亚和非洲为例,电力供应尚且都还不太稳定,这对于工业化设备而言,断电意味着报废,企业损失巨大;另一方面,物流系统配套上,物流能否及时供给、原材料和配料能否准确到位,其不仅决定了企业效率,甚至决定了企业存亡。”
郑戈认为,中美贸易战的打响,出口企业短期内会呈现两极分化,但长期来看解决供给问题关键在于品牌化建设。
出口企业:
是进还是退?这是一个问题
不可否认,贸易战使得中国出口厂家寻求更加灵活的销售模式开拓北美市场,许多原料中间商的生存空间也将进一步被压缩,出口厂家将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品牌化建设。
目前,许多中国工厂瞄准美国市场下半年时机,开始利用海外仓,大举发货囤货,以便填补市场上的缺口和抢占市场份额。海外仓让工厂可以使用最低的投资,最短的时间,去征战北美市场,并且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源去拓展北美市场,扩大业务范围。
Ingredientsonline.com愿意为中国工厂解决海外仓和第三方配送服务(免费仓储配送),并通过北美电商平台直销到北美终端用户,实现销售和利润的快速增长。